免费看一级视频|公厕娇妻yin荡h小说小雪|国产女人高潮大叫a毛片|bbwbig|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青草|国产精品日韩av|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丰满人妻av在线|朋友的姐姐免费|亚洲激情熟妇,夜夜嗨av色综合久久久综合网,真实对白露脸对白国产av,亚洲尺码和欧洲尺码专线,av果冻传媒,萝莉照片,一区二区精品欧美日韩

您的位置: 首頁 > 科研教學 > 科教動態

輔助檢查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15-11-12 20:13:17 作者: 閱讀次數:

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作為消化科治療一種常用方法,檢查時僅有輕微的不適(如惡心、腹脹等),檢查時間短,通常只需3-6分鐘。患者難受程度與患者配合有關。胃鏡檢查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u 哪些情況要做胃鏡的檢查?

 上腹不適,疑為上消化道病變,臨床又不能確診者。

 急性及原因不明的慢性上消化道出血。

 X線檢查發現胃部病變不能明確性質者。

 需要隨診的病變如潰瘍、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術后胃等。

 需要通過內鏡進行治療者。

u 胃鏡檢查的注意事項

檢查前
1、消除顧慮和恐懼心理,做好積極配合醫生完成整個檢查的思想準備。
2、帶上胃鏡、心電圖、X線檢查報告等病史資料,以備醫生檢查時參考。

3、上午檢查,前一天晚8時后不再進食、服用藥物,檢查日早晨禁進任何食物、藥物及飲料,以免影響觀察。下午檢查早餐可進流汁。

4、松開衣領和褲帶,取下眼鏡和假牙。避免假牙脫落,誤入呼吸道或消化道。

檢查中
1、當胃鏡插入咽喉部時,遵醫囑做一個吞咽動作,胃鏡即可順利通過咽喉部進入食管,插鏡后如感惡心,可做深呼吸,即可緩解。不能用舌頭用力頂鏡子,以免擦傷口咽、喉部。
2、全身放松,輕輕咬住口墊,千萬不能吐出,以防咬損胃鏡。用鼻作平穩呼吸,切忌屏氣或頻繁打嗝。
3、檢查中如有口水應自然流出,不要吞咽,以防流入氣管引起嗆咳。

檢查后
1、檢查后二小時方可進食流質或半流質,次日才能恢復正常飲食。
2、由檢查引起的咽喉痛和異物感,以及鉗取胃粘膜標本后,出現的少量出血,大多能自愈,不需特殊處理。但如果出現黑便,或突然出現腹部劇痛應盡快去醫院復診。
3、凡患有胃潰瘍、胃息肉,或曾發現胃粘膜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萎縮性改變者,或做過胃部切除術者,應定期復查胃鏡,以便及時發現癌變。

u 胃鏡檢查安全嗎?

1、胃鏡檢查雖然比較安全,但也有一定并發癥,嚴重者甚至可以發生死亡。 
2、嚴重并發癥包括心、肺意外,嚴重出血、穿孔。一般并發癥有下頜關節脫臼、喉臼、喉頭痙攣、癔癥等。

u 胃鏡檢查痛苦嗎?

胃鏡檢查有一定的不適,如咽喉部的不適,惡心,腹脹。

 

【腸鏡檢查】

u 何謂腸鏡檢查?

腸鏡檢查是目前消化系統疾病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檢查方法大腸鏡檢查是利用一條長約140CM可彎曲,末端裝有一個光源帶微型電子攝影機的纖維軟管,由肛門慢慢進入大腸,以檢查大腸部位之病變,腫瘤或潰病,如有需要可取組織檢驗或行大腸息肉切除。

u 哪些情況要做腸鏡的檢查?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2.各種原因的腹瀉,疑有炎性腸病,經其他檢查不能確診者
3.鋇劑灌腸發現異常,需進一步明確病變性質和范圍
4.不能排除大腸及回腸末端疾病的腹部腫塊
5.結腸手術前確定病變的范圍及手術后復查
6.原因不明的低位腸梗阻
7.結腸息肉摘除,腸腔狹窄的擴張,乙狀結腸扭轉的復位等治療
8.首次痔出血的病人,特別是老年病人

u  檢查注意事項

檢查前

1、檢查前3天,停服鐵劑藥品,進食半流質或低渣飲食,如魚、蛋、牛奶、豆制品、粥、面條、面包、香蕉、冬瓜、馬鈴薯等。  

2查前需行腸道準備,如上午檢查,早晨4時左右開始腸道準備,如下午檢查,上午8時左右開始腸道準備,同時多飲水。

3、檢查前半小時,安靜休息,消除焦慮、恐懼心理。

4、不宜帶手機入鏡室,以免干擾機器正常運行。 

檢查時

1、病人先取左側臥位,腹部放松,并曲膝。檢查中按醫生的要求更換體位。 

2、檢查中如有疼痛,立即向醫生訴說,便于醫生安全插鏡。

3、醫生將大腸鏡慢慢由肛門放入,順序觀察腸腔有無病變,您可能會感到腹部脹迫感及有便意,此時您應深呼吸以便放松自己。 

檢查后

1、休息1—2天,如無特殊,可取普食或根據醫囑進食。

2、如進行活組織檢查,術后3天內勿做劇烈活動。

3、初期因空氣積聚于大腸內,您可能感到腹脹不適,但數小時后會漸漸消失。如腹脹明顯,您應告訴醫生或護士,醫生會給您作相應的處理。 

4、有劇烈腹痛、腹脹、便血等情況發生,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CT檢查】

電子計算機體層攝影(簡稱CT)是將X光機與電子計算機以及附屬設備結合成一整套的裝置,通過高靈敏度的光子探測器和X線斷層檢查,攝取大量信息,再由電子計算機處理的一種放射影象診斷技術。CT檢查有三種方法,一是平掃,為普通掃描,是常規檢查;二是增強掃描;三是造影掃描

u 檢查指導

檢查前:

1、腹部檢查前禁食4-6小時。檢查前1周內不鋇劑造影;前3天內不腹部其他臟器的造影;前2天內不服瀉劑,少食水果、蔬菜、豆制品等多渣、易產氣的食物。
2、做好碘過敏試驗,陽性者不能注射造影劑。

3、根據不同的檢查部位服用造影劑,腹部掃描前30分鐘口服1-3%泛影葡胺300-500ml,盆腔掃描前2-4小時口服造影劑,以充盈顯示腸腔。

4、病人持CT預約單、相關X片、B超及有關檢查結果,按時去CT室檢查。
  檢查中:

1、去除檢查部位衣物包括帶有金屬物質的內衣和各種物品:如頭飾、發夾、耳環、項鏈、錢幣、皮帶和鑰匙等。

2、聽從技術人員的指導,保持體位不動,配合檢查進行平靜呼吸、屏氣等。

3、CT機上配有對講機,在檢查中如有不適,或發生異常情況,應立即告知醫生。

【提醒】

1CT機屬于放射線檢查機器,所以有一定的放射線損傷,但人體所受的X線很少,每次檢查所受的放射線僅比一般X光檢查略高一點,一般不能引起損傷,但盲目的多次CT檢查是不好的。

2如作CT增強掃描或兒童、神志不清者,需有健康人陪同。

3、懷孕期間,做腹部CT檢查要慎重,做其他部位檢查時,也應對腹部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以免X線對胎兒造成影響

 

【超聲檢查】

B超對受檢者無痛苦、無損傷、無放射性,不用擔心。

u 檢查指導

1膽囊和胰腺:作膽囊超聲檢查時,前一天要少吃油膩食物,檢查前8小時(即檢查前一天晚餐后)不應再進食。如膽囊不顯示需要復查,須禁食脂肪食物24-48小時。若患者同期還要接受胃腸或膽囊的X線造影,超聲檢查應安排在它們之前,或在胃腸鋇餐三日之后、膽道造影兩日之后進行。胰腺檢查的準備同膽囊。

2脾臟:單純檢查脾無需特殊準備,但飽餐后脾向后上方移位,影響顯像,故以空腹為好。

3胃腸:作胃腸等上消化道檢查,前一晚要進易消化食物,檢查當日晨禁食禁水。如患者需同期作胃腸X線或纖維內窺鏡檢查,超聲檢查也需安排在它們之前,或在其后2-3日,以免鋇劑和氣體對其干擾。作直腸檢查時,尚須患者保持膀胱充盈,故檢查前2-3小時不應解小便。作結腸檢查前則應注意排空大便。

4腹膜后器官:準備同膽囊。如需用區別病變是否在盆腔,檢查前要保持膀胱充盈。檢查前兩天不要作鋇劑造影。

5肝臟和腎臟:檢查前一般無須特別準備,但最好是空腹進行。

6婦產科:準備同膽囊。但檢查前2-3小時應停止排尿,必要時飲水500-800ML,務必使膀胱有發脹的感覺。如果是在懷孕初期,則不必飲水,以免膀胱過度充盈而壓迫子宮。如經陰道超聲檢查,則無需特別飲水。

7眼:檢查時將被檢眼閉合,非受檢眼平視天花板,下頜微微上翹,使瞳孔位于中心位置。檢查中不要揉眼,以免檢查用的油性液體流入眼內,損傷眼睛。

8、檢查心臟時,應休息片刻后脫鞋平臥于檢查床上,解開上衣鈕扣,暴露胸部,讓醫生檢查
【注意】

1、B超檢查時,幼小兒童在檢查過程中可能不合作,須預先給予鎮靜劑。

2、作腹腔器官檢查時,遇腹腔氣體過多或有便秘的患者,醫生可能囑檢查前日晚服緩瀉藥,或在檢查前灌腸,患者應當認真配合。

 

 

 

 

腹部平片

 

u 檢查指導

1、在攝片前3天,不宜用X線顯影的藥物,如含鐵、碘、鋇鈣等制劑,以及不易溶化的藥物。

2、檢查前2天服用活性炭片,用來吸附腸道里的氣體。

3、檢查前一天晚上服用番瀉葉,幫助排便。

4、檢查當天早晨禁食,盡量排空大便。

5、如有輸尿管結石、由于大便的影響可能顯影不明顯,故在拍平片前給予清潔灌腸。

 

【靜脈采血指導】

1、做生化檢驗時必須采空腹血。例如肝功能、糖、蛋白質、脂類、與各種無機離子(鉀、鈉、鈣、磷等)。在特殊需要時遵醫囑也可以在清淡飲食后6小時采血化驗;不過,做血脂檢驗時,必須在餐后12小時方可采血。 

2、空腹血是指清晨未進餐前,距前一餐約12至14小時所抽取的靜脈血。由于餐后12至14小時胃腸的消化與吸收活動已基本完畢,因而血液中的各種生化成分比較恒定。此時測得的各種數值可以比較真實地反映出機體的生化變化,進而有助于疾病的診斷。 

3、抽血當天,不要穿袖口過小過緊的衣服,避免抽血時,衣袖卷不上來或抽血后,衣袖過緊,引起手臂血管血腫。 

4、血培養標本宜在寒顫、高熱(體溫38.5℃以上或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以提高細菌培養陽性率。

5血糖檢查餐后血糖,一定要吃飯后再做檢查;餐前血糖,早上一定不能吃飯,才能檢查;血脂檢查之前,最好不要吃含油脂過高的食物。

 

【動脈采血指導】

1、常用于血氣分析,測定血液中的PO2、PCO2及PH值等,為缺氧及酸堿失衡的

診斷提供依據。一般于股動脈、肱動脈或橈動脈抽取1-2mL動脈血。

2、針頭拔出后應立即插在橡皮塞上,以防針栓的滑動使空氣進入而影響檢驗結

果。

3、抽血同時測量體溫并記錄在檢驗單上,以供檢驗時參考。

4、采血后壓迫穿刺處約5分鐘,以防出血。

 

痰標本采集

采集痰液標本的目的是檢查痰內細菌、蟲卵或癌細胞等,亦可觀察痰液性質、顏色、氣味和量,以助呼吸系統疾病診斷。常用采集方法如下:

u 常規痰標本檢查指導 

  清晨先用清水漱口,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氣管深處的痰液,吐入清潔器內,放到指定處送檢。 

u 24小時痰標本檢查 

目的是檢查1日的痰量,并觀察痰液性質,協助診斷。

1、 備好清潔痰杯或帶蓋大口玻璃瓶,將24小時的痰液吐入容器內或標本瓶

(無色透明的玻璃瓶,便于觀察)內送檢。

2、 起止時間一般為晨7時。

3、 不可將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

u 痰培養標本檢查指導

1、 朵貝氏液或生理鹽水漱口,再用清水漱口,避免口腔細菌夾入。深吸氣后從

氣管深部咳出痰液,吐入消毒的空瓶或無菌培養盒內,迅速送細菌培養室檢驗。

2、 注意:1)無菌培養盒用時才打開,以防污染。2)應于清晨采集,此時痰量

多,痰內細菌也多。3)連續3天清晨同法留痰送檢。                                                                

 

尿標本采集

u 常規尿標本采集指導

囑病人將清晨第1次尿液約50ml裝入小便杯內放至指定地方待檢。注意:

a) 使糞便混入尿液中,以防糞便中的微生物影響化驗結果。

b) 病人月經期間不宜留取尿標本。

u 24小時尿標本采集指導

常用于尿液中17羥類固醇、17類固醇、肌酊、肌酸、尿糖定量、尿蛋白定量的測定。留取前備好清潔帶蓋容量為3000-5000ml的容器。

具體方法如下:清晨7時排空膀胱后開始留尿。第1次小便后放防腐劑,并與尿液混勻,至次晨7時排空最后1次小便于容器內。注意:

1、 第1次尿后一定要放防腐劑,根據化驗項目選擇防腐劑的種類,如濃鹽酸、甲醛、甲苯等,以免尿液變質。

2、 全天小便必須全部放在容器內,如尿量多,容器小,不可棄去尿液,可再加容器盛放。

3、 留取12小時尿標本,則囑病人自晚7時開始,留取次晨7時。

u 尿培養標本采集指導

    取未污染的尿標本作細菌學檢查,用來診斷泌尿系感染。其方法有導尿法和

留中段尿法。

1、 導尿法:囑病人晚12時排空膀胱,讓小便在膀胱內留置6—8小時。次日清

晨,按無菌操作給病人導尿并留取尿液。

2、 留中段尿法:按導尿方法清潔、消毒外陰及尿道口,囑自行排尿棄去前段,

用試管夾夾注無菌試管,接取中段尿液,消毒管口后送檢。

3、 留置導尿管者,將導尿管關閉6—8小時,按導尿法取標本。

u 注意

1、尿液要在膀胱內留置6—8小時。

2、注意無菌操作,尿液不能有任何污染,以免影響培養結果。

3、應在用抗生素之前或停藥一周后做。

 

 糞便標本采集

1. 采取新鮮糞便,盛于潔凈、干燥無吸水性的有蓋容器內,不得混有尿液、水或其他物質,以免破壞有形成分。 

2. 采集標本時應用干凈竹簽選取含有粘液、膿血等病變成分的糞便;外觀無異常的糞便須從表面、深處及糞端多處取材,量至少為大拇指末段大小(約5g)。 

3. 查痢疾阿米巴滋養體時應于排

4. 后立即送檢。從膿血和稀軟部分取材,寒冷季節標本傳送及檢查時均需保溫。找寄生蟲蟲體及做蟲卵計數時應采集24h 糞便,前者應從全部糞便中仔細搜查或過篩,然后鑒別其種屬;后者應混勻后檢查。 

5. 某些寄生蟲及蟲卵的初步篩選檢驗,應采取三送三檢。

6. 隱血試驗,應連續檢查3 天,選取外表及內層糞便,應迅速進行檢查。  

7. 細菌檢驗用標本應全部用無菌操作收集,立即送檢。 

無糞便排出而又必須檢查時,可經肛門指診或采便管拭取標本,灌腸或服油類瀉劑的糞便常因過稀且混有油滴等而不適于做檢查標本。

輔助檢查注意事項

2015-11-12 瀏覽:

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作為消化科治療一種常用方法,檢查時僅有輕微的不適(如惡心、腹脹等),檢查時間短,通常只需3-6分鐘。患者難受程度與患者配合有關。胃鏡檢查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u 哪些情況要做胃鏡的檢查?

 上腹不適,疑為上消化道病變,臨床又不能確診者。

 急性及原因不明的慢性上消化道出血。

 X線檢查發現胃部病變不能明確性質者。

 需要隨診的病變如潰瘍、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術后胃等。

 需要通過內鏡進行治療者。

u 胃鏡檢查的注意事項

檢查前
1、消除顧慮和恐懼心理,做好積極配合醫生完成整個檢查的思想準備。
2、帶上胃鏡、心電圖、X線檢查報告等病史資料,以備醫生檢查時參考。

3、上午檢查,前一天晚8時后不再進食、服用藥物,檢查日早晨禁進任何食物、藥物及飲料,以免影響觀察。下午檢查早餐可進流汁。

4、松開衣領和褲帶,取下眼鏡和假牙。避免假牙脫落,誤入呼吸道或消化道。

檢查中
1、當胃鏡插入咽喉部時,遵醫囑做一個吞咽動作,胃鏡即可順利通過咽喉部進入食管,插鏡后如感惡心,可做深呼吸,即可緩解。不能用舌頭用力頂鏡子,以免擦傷口咽、喉部。
2、全身放松,輕輕咬住口墊,千萬不能吐出,以防咬損胃鏡。用鼻作平穩呼吸,切忌屏氣或頻繁打嗝。
3、檢查中如有口水應自然流出,不要吞咽,以防流入氣管引起嗆咳。

檢查后
1、檢查后二小時方可進食流質或半流質,次日才能恢復正常飲食。
2、由檢查引起的咽喉痛和異物感,以及鉗取胃粘膜標本后,出現的少量出血,大多能自愈,不需特殊處理。但如果出現黑便,或突然出現腹部劇痛應盡快去醫院復診。
3、凡患有胃潰瘍、胃息肉,或曾發現胃粘膜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萎縮性改變者,或做過胃部切除術者,應定期復查胃鏡,以便及時發現癌變。

u 胃鏡檢查安全嗎?

1、胃鏡檢查雖然比較安全,但也有一定并發癥,嚴重者甚至可以發生死亡。 
2、嚴重并發癥包括心、肺意外,嚴重出血、穿孔。一般并發癥有下頜關節脫臼、喉臼、喉頭痙攣、癔癥等。

u 胃鏡檢查痛苦嗎?

胃鏡檢查有一定的不適,如咽喉部的不適,惡心,腹脹。

 

【腸鏡檢查】

u 何謂腸鏡檢查?

腸鏡檢查是目前消化系統疾病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檢查方法大腸鏡檢查是利用一條長約140CM可彎曲,末端裝有一個光源帶微型電子攝影機的纖維軟管,由肛門慢慢進入大腸,以檢查大腸部位之病變,腫瘤或潰病,如有需要可取組織檢驗或行大腸息肉切除。

u 哪些情況要做腸鏡的檢查?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
2.各種原因的腹瀉,疑有炎性腸病,經其他檢查不能確診者
3.鋇劑灌腸發現異常,需進一步明確病變性質和范圍
4.不能排除大腸及回腸末端疾病的腹部腫塊
5.結腸手術前確定病變的范圍及手術后復查
6.原因不明的低位腸梗阻
7.結腸息肉摘除,腸腔狹窄的擴張,乙狀結腸扭轉的復位等治療
8.首次痔出血的病人,特別是老年病人

u  檢查注意事項

檢查前

1、檢查前3天,停服鐵劑藥品,進食半流質或低渣飲食,如魚、蛋、牛奶、豆制品、粥、面條、面包、香蕉、冬瓜、馬鈴薯等。  

2查前需行腸道準備,如上午檢查,早晨4時左右開始腸道準備,如下午檢查,上午8時左右開始腸道準備,同時多飲水。

3、檢查前半小時,安靜休息,消除焦慮、恐懼心理。

4、不宜帶手機入鏡室,以免干擾機器正常運行。 

檢查時

1、病人先取左側臥位,腹部放松,并曲膝。檢查中按醫生的要求更換體位。 

2、檢查中如有疼痛,立即向醫生訴說,便于醫生安全插鏡。

3、醫生將大腸鏡慢慢由肛門放入,順序觀察腸腔有無病變,您可能會感到腹部脹迫感及有便意,此時您應深呼吸以便放松自己。 

檢查后

1、休息1—2天,如無特殊,可取普食或根據醫囑進食。

2、如進行活組織檢查,術后3天內勿做劇烈活動。

3、初期因空氣積聚于大腸內,您可能感到腹脹不適,但數小時后會漸漸消失。如腹脹明顯,您應告訴醫生或護士,醫生會給您作相應的處理。 

4、有劇烈腹痛、腹脹、便血等情況發生,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CT檢查】

電子計算機體層攝影(簡稱CT)是將X光機與電子計算機以及附屬設備結合成一整套的裝置,通過高靈敏度的光子探測器和X線斷層檢查,攝取大量信息,再由電子計算機處理的一種放射影象診斷技術。CT檢查有三種方法,一是平掃,為普通掃描,是常規檢查;二是增強掃描;三是造影掃描

u 檢查指導

檢查前:

1、腹部檢查前禁食4-6小時。檢查前1周內不鋇劑造影;前3天內不腹部其他臟器的造影;前2天內不服瀉劑,少食水果、蔬菜、豆制品等多渣、易產氣的食物。
2、做好碘過敏試驗,陽性者不能注射造影劑。

3、根據不同的檢查部位服用造影劑,腹部掃描前30分鐘口服1-3%泛影葡胺300-500ml,盆腔掃描前2-4小時口服造影劑,以充盈顯示腸腔。

4、病人持CT預約單、相關X片、B超及有關檢查結果,按時去CT室檢查。
  檢查中:

1、去除檢查部位衣物包括帶有金屬物質的內衣和各種物品:如頭飾、發夾、耳環、項鏈、錢幣、皮帶和鑰匙等。

2、聽從技術人員的指導,保持體位不動,配合檢查進行平靜呼吸、屏氣等。

3、CT機上配有對講機,在檢查中如有不適,或發生異常情況,應立即告知醫生。

【提醒】

1CT機屬于放射線檢查機器,所以有一定的放射線損傷,但人體所受的X線很少,每次檢查所受的放射線僅比一般X光檢查略高一點,一般不能引起損傷,但盲目的多次CT檢查是不好的。

2如作CT增強掃描或兒童、神志不清者,需有健康人陪同。

3、懷孕期間,做腹部CT檢查要慎重,做其他部位檢查時,也應對腹部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以免X線對胎兒造成影響

 

【超聲檢查】

B超對受檢者無痛苦、無損傷、無放射性,不用擔心。

u 檢查指導

1膽囊和胰腺:作膽囊超聲檢查時,前一天要少吃油膩食物,檢查前8小時(即檢查前一天晚餐后)不應再進食。如膽囊不顯示需要復查,須禁食脂肪食物24-48小時。若患者同期還要接受胃腸或膽囊的X線造影,超聲檢查應安排在它們之前,或在胃腸鋇餐三日之后、膽道造影兩日之后進行。胰腺檢查的準備同膽囊。

2脾臟:單純檢查脾無需特殊準備,但飽餐后脾向后上方移位,影響顯像,故以空腹為好。

3胃腸:作胃腸等上消化道檢查,前一晚要進易消化食物,檢查當日晨禁食禁水。如患者需同期作胃腸X線或纖維內窺鏡檢查,超聲檢查也需安排在它們之前,或在其后2-3日,以免鋇劑和氣體對其干擾。作直腸檢查時,尚須患者保持膀胱充盈,故檢查前2-3小時不應解小便。作結腸檢查前則應注意排空大便。

4腹膜后器官:準備同膽囊。如需用區別病變是否在盆腔,檢查前要保持膀胱充盈。檢查前兩天不要作鋇劑造影。

5肝臟和腎臟:檢查前一般無須特別準備,但最好是空腹進行。

6婦產科:準備同膽囊。但檢查前2-3小時應停止排尿,必要時飲水500-800ML,務必使膀胱有發脹的感覺。如果是在懷孕初期,則不必飲水,以免膀胱過度充盈而壓迫子宮。如經陰道超聲檢查,則無需特別飲水。

7眼:檢查時將被檢眼閉合,非受檢眼平視天花板,下頜微微上翹,使瞳孔位于中心位置。檢查中不要揉眼,以免檢查用的油性液體流入眼內,損傷眼睛。

8、檢查心臟時,應休息片刻后脫鞋平臥于檢查床上,解開上衣鈕扣,暴露胸部,讓醫生檢查
【注意】

1、B超檢查時,幼小兒童在檢查過程中可能不合作,須預先給予鎮靜劑。

2、作腹腔器官檢查時,遇腹腔氣體過多或有便秘的患者,醫生可能囑檢查前日晚服緩瀉藥,或在檢查前灌腸,患者應當認真配合。

 

 

 

 

腹部平片

 

u 檢查指導

1、在攝片前3天,不宜用X線顯影的藥物,如含鐵、碘、鋇鈣等制劑,以及不易溶化的藥物。

2、檢查前2天服用活性炭片,用來吸附腸道里的氣體。

3、檢查前一天晚上服用番瀉葉,幫助排便。

4、檢查當天早晨禁食,盡量排空大便。

5、如有輸尿管結石、由于大便的影響可能顯影不明顯,故在拍平片前給予清潔灌腸。

 

【靜脈采血指導】

1、做生化檢驗時必須采空腹血。例如肝功能、糖、蛋白質、脂類、與各種無機離子(鉀、鈉、鈣、磷等)。在特殊需要時遵醫囑也可以在清淡飲食后6小時采血化驗;不過,做血脂檢驗時,必須在餐后12小時方可采血。 

2、空腹血是指清晨未進餐前,距前一餐約12至14小時所抽取的靜脈血。由于餐后12至14小時胃腸的消化與吸收活動已基本完畢,因而血液中的各種生化成分比較恒定。此時測得的各種數值可以比較真實地反映出機體的生化變化,進而有助于疾病的診斷。 

3、抽血當天,不要穿袖口過小過緊的衣服,避免抽血時,衣袖卷不上來或抽血后,衣袖過緊,引起手臂血管血腫。 

4、血培養標本宜在寒顫、高熱(體溫38.5℃以上或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以提高細菌培養陽性率。

5血糖檢查餐后血糖,一定要吃飯后再做檢查;餐前血糖,早上一定不能吃飯,才能檢查;血脂檢查之前,最好不要吃含油脂過高的食物。

 

【動脈采血指導】

1、常用于血氣分析,測定血液中的PO2、PCO2及PH值等,為缺氧及酸堿失衡的

診斷提供依據。一般于股動脈、肱動脈或橈動脈抽取1-2mL動脈血。

2、針頭拔出后應立即插在橡皮塞上,以防針栓的滑動使空氣進入而影響檢驗結

果。

3、抽血同時測量體溫并記錄在檢驗單上,以供檢驗時參考。

4、采血后壓迫穿刺處約5分鐘,以防出血。

 

痰標本采集

采集痰液標本的目的是檢查痰內細菌、蟲卵或癌細胞等,亦可觀察痰液性質、顏色、氣味和量,以助呼吸系統疾病診斷。常用采集方法如下:

u 常規痰標本檢查指導 

  清晨先用清水漱口,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氣管深處的痰液,吐入清潔器內,放到指定處送檢。 

u 24小時痰標本檢查 

目的是檢查1日的痰量,并觀察痰液性質,協助診斷。

1、 備好清潔痰杯或帶蓋大口玻璃瓶,將24小時的痰液吐入容器內或標本瓶

(無色透明的玻璃瓶,便于觀察)內送檢。

2、 起止時間一般為晨7時。

3、 不可將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

u 痰培養標本檢查指導

1、 朵貝氏液或生理鹽水漱口,再用清水漱口,避免口腔細菌夾入。深吸氣后從

氣管深部咳出痰液,吐入消毒的空瓶或無菌培養盒內,迅速送細菌培養室檢驗。

2、 注意:1)無菌培養盒用時才打開,以防污染。2)應于清晨采集,此時痰量

多,痰內細菌也多。3)連續3天清晨同法留痰送檢。                                                                

 

尿標本采集

u 常規尿標本采集指導

囑病人將清晨第1次尿液約50ml裝入小便杯內放至指定地方待檢。注意:

a) 使糞便混入尿液中,以防糞便中的微生物影響化驗結果。

b) 病人月經期間不宜留取尿標本。

u 24小時尿標本采集指導

常用于尿液中17羥類固醇、17類固醇、肌酊、肌酸、尿糖定量、尿蛋白定量的測定。留取前備好清潔帶蓋容量為3000-5000ml的容器。

具體方法如下:清晨7時排空膀胱后開始留尿。第1次小便后放防腐劑,并與尿液混勻,至次晨7時排空最后1次小便于容器內。注意:

1、 第1次尿后一定要放防腐劑,根據化驗項目選擇防腐劑的種類,如濃鹽酸、甲醛、甲苯等,以免尿液變質。

2、 全天小便必須全部放在容器內,如尿量多,容器小,不可棄去尿液,可再加容器盛放。

3、 留取12小時尿標本,則囑病人自晚7時開始,留取次晨7時。

u 尿培養標本采集指導

    取未污染的尿標本作細菌學檢查,用來診斷泌尿系感染。其方法有導尿法和

留中段尿法。

1、 導尿法:囑病人晚12時排空膀胱,讓小便在膀胱內留置6—8小時。次日清

晨,按無菌操作給病人導尿并留取尿液。

2、 留中段尿法:按導尿方法清潔、消毒外陰及尿道口,囑自行排尿棄去前段,

用試管夾夾注無菌試管,接取中段尿液,消毒管口后送檢。

3、 留置導尿管者,將導尿管關閉6—8小時,按導尿法取標本。

u 注意

1、尿液要在膀胱內留置6—8小時。

2、注意無菌操作,尿液不能有任何污染,以免影響培養結果。

3、應在用抗生素之前或停藥一周后做。

 

 糞便標本采集

1. 采取新鮮糞便,盛于潔凈、干燥無吸水性的有蓋容器內,不得混有尿液、水或其他物質,以免破壞有形成分。 

2. 采集標本時應用干凈竹簽選取含有粘液、膿血等病變成分的糞便;外觀無異常的糞便須從表面、深處及糞端多處取材,量至少為大拇指末段大小(約5g)。 

3. 查痢疾阿米巴滋養體時應于排

4. 后立即送檢。從膿血和稀軟部分取材,寒冷季節標本傳送及檢查時均需保溫。找寄生蟲蟲體及做蟲卵計數時應采集24h 糞便,前者應從全部糞便中仔細搜查或過篩,然后鑒別其種屬;后者應混勻后檢查。 

5. 某些寄生蟲及蟲卵的初步篩選檢驗,應采取三送三檢。

6. 隱血試驗,應連續檢查3 天,選取外表及內層糞便,應迅速進行檢查。  

7. 細菌檢驗用標本應全部用無菌操作收集,立即送檢。 

無糞便排出而又必須檢查時,可經肛門指診或采便管拭取標本,灌腸或服油類瀉劑的糞便常因過稀且混有油滴等而不適于做檢查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