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檢測注意事項
禁食。在抽血前一天最好不要吃高蛋白和太油膩的食物,不要飲酒,因為這些食物和酒精會直接影響血液成分含量比例,進而影響到檢查結果。
空腹。因為人在吃東西后會使血液中物質含量有所變化,所以在飽腹抽血后很難得到穩定的化驗值。專家要求體檢者在頭天晚上進食后到次日上午,空腹時間要求超過10小時,特別是血脂檢測,必須在餐后12小時方可采血,這時人體血液內各種化學物質就能達到相對穩定的狀態,確保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抽血當天,不要穿袖口過小過緊的衣服,避免抽血時,衣袖卷不上來或抽血后,衣袖過緊,引起手臂血管血腫。
針對不同的化驗項目要問清醫生,區別對待。如血糖檢查,餐后血糖,一定要吃飯后再做檢查;餐前血糖,早上一定不能吃飯,才能檢查;血脂檢查之前,最好不要吃含油脂過高的食物,如排骨湯,粉蒸肉等。
避免劇烈運動。運動鍛煉和劇烈的體力活動都會影響許多項目的檢驗結果。如常用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肌酸激酶(CK),在體力活動增加后就會升高,可達一倍以上,甚至休息一小時后仍可偏高30%。慢跑后血中肌酐(Cr)可增高45%,血尿素氮(BUN)可增高31%。因此要求在體檢前2天起要保持常態活動量,不要在劇烈活動后抽血檢查。
重視藥物的影響。藥物在體內不僅可以干擾檢驗測定過程中的化學反應,還可以改變某些物質在體內的代謝。如維生素C可以使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膽紅素(Bil)、肌酐(Cr)、尿酸(UA)等檢測結果偏高;使乳酸脫氫酶(LDH)、甘油三脂(TC)等測定結果偏低。再如口服避孕藥或雌激素類藥可使甘油三脂升高等。特別是進行酶學檢查、激素測定等,應以停藥一段時間后檢查為佳。藥物影響易被忽視,個人應注意主動配合醫生,這樣有助于提高檢驗結果的可靠性。
有暈血史者抽血之前應提前說明,抽血出現暈血癥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臥、飲少量糖水,待癥狀緩解后再進行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