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來膦酸(4 mg)與唑來膦酸(5 mg)的區別
雙膦酸鹽可以誘導破骨細胞的凋亡,而后者具有降解骨表面礦物質的體內活性;因而此類藥物常用于調控骨骼生理狀況,如惡性腫瘤所致的高血鈣、代謝性骨病、骨質疏松癥和Paget’s病[1]。
雖然4mg和5 mg靜脈注射的唑來膦酸含有同一種活性成分,但同時也具有一些重要區別,如下所示:
適應癥:
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批準的4 mg唑來膦酸的適應癥為惡性腫瘤溶骨性骨轉移引起的骨痛[2]。此外還可用于治療惡性腫瘤所致的高血鈣、多發性骨髓瘤和實體腫瘤骨轉移[6]。
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批準的5 mg唑來膦酸的適應癥為用于治療絕經后婦女的骨質疏松癥和用于治療Paget's 病(變形性骨炎)[3]。此外還可以用于預防絕經后女性的骨質疏松癥,治療男性骨質疏松癥,治療和預防糖皮質激素所致的骨質疏松癥 [7]。
劑量:
2001年美國FDA批準4 mg唑來膦酸用于治療惡性腫瘤所致的高血鈣。值得注意的是,唑來膦酸對骨骼具有重大影響,故研究者對該藥的其它適應癥(如骨質疏松癥)進行了研究。在骨密度降低的絕經后婦女中開展了的長達5年的4 mg唑來膦酸療效研究。盡管該藥表現出良好的耐受性和降低相關生物標記的療效,但對骨轉換標記物的進一步研究表明大量的患者接受4 mg治療時,該劑量并未達到最佳劑量[4]。隨后的研究表明,一年一次5 mg唑來膦酸可以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5]。隨后在2007年,美國FDA批準了5 mg唑來膦酸用于治療骨質疏松癥。
劑型:
4 mg唑來膦酸是5 mL甘露醇濃溶液,注射時需要稀釋。5 mg唑來膦酸是100 mL溶液,可以直接用于注射。
給藥間隔:
4 mg唑來膦酸與5 mg的給藥間隔是不同的。根據適應癥的不同,通常而言,4 mg唑來膦酸每隔3~4周滴注一次[6],而5 mg唑來膦酸是每一年或每兩年滴注一次[7]。
不良反應:
唑來膦酸的不良反應包括腎毒性、急性期反應(典型癥狀包括:發熱、寒顫、乏力、萎靡不振、關節痛和骨痛)、肌肉骨骼痛和下頜骨壞死[1]。
在每月接受一次4 mg唑來膦酸的患者中,下頜骨壞死的發生概率為1%~10%,而在接受5 mg唑來膦酸治療骨質疏松癥或Paget’s骨病的患者中,其發生率則低得多。現有研究表明下頜骨壞死的發生率與雙膦酸鹽的使用的累積劑量呈正相關[8]。
唑來膦酸與心房顫動的發生率可能有關聯,有報道表明接受5 mg唑來膦酸治療的患者中心房顫動的發生率要高于安慰劑的患者[5]。FDA隨后對所有的研究數據進行了分析,綜合所有研究并沒有發現唑來膦酸與心房顫動有顯著關聯[9]。
依據腎功能調整劑量:
應用唑來膦酸可能會有腎毒性。當接受4 mg唑來膦酸方案治療的患者,其內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且≤60mL/min時,推薦降低該方案中4 mg唑來膦酸的用量[6]。接受5mg的唑來膦酸治療骨質疏松癥時,患者內生肌酐清除率≥35mL/min時無需調整劑量[7];而肌酐清除率<35mL/min的患者暫未有研究數據報道。
綜上所述,盡管含有同樣的活性成分,4 mg唑來膦酸與5mg唑來膦酸并非同一種藥物。醫師應該對兩種藥物的藥品信息、適應癥、臨床研究劑量、副反應和治療指南進行區分理解和應用。
References
Papapetrou PD. Bisphosphonate-associated adverse events. Hormones. 2009;8:96-110.
依泰®藥品說明書,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依固®藥品說明書,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Devogelaer JP, Brown JP, Burckhardt P, et al. Zoledronic acid efficacy and safety over five years in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Osteoporos Int. 2007;18:1211-1218.
Black DM, Delmas PD, Eastell R, et al. Once-yearly zoledronic acid for treatment of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N Engl J Med. 2007;356:1809-1822.
Zometa® [package insert]. East Hanover, NJ: Novartis Pharmaceuticals Corporation; 2008.
Reclast® [package insert]. East Hanover, NJ: Novartis Pharmaceuticals Corporation; 2009.
Chapurlat R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with annual IV zoledronic acid: effects on hip fracture. Ther Clin Risk Manag. 2009;5:169-175.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Update of safety review follow-up to the October 1, 2007 early communication about the ongoing safety review of bisphosphon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