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檢查知多少?
很多患者來醫院看病,醫生都會開各種影像學檢查單:X線、CT、MRI(核磁)等。這個時候,不少患者就會質疑醫生是不是故意開高價檢查單。其實醫生是跟據不同病情開具的檢查,這些檢查手段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X線檢查方便快捷,價格便宜,輻射劑量低、一般作為疾病初篩檢查。X線檢查是一個二維檢查,相當于把人體組織壓扁了看,因此檢查部位有重疊,無法明確該部位的細節,容易漏病變。
CT檢查的優點是分層看,人體組織的細節顯示清楚,甚至可以看到1mm的病變。相當于把一顆西瓜切成片來看,這樣就能清楚的看到西瓜內部的結構。而且CT圖像能進行三維立體成像,有利于立體顯示各組織。但相對于X線CT的輻射劑量要大一些,價格也要貴一點。
MRI(磁共振)是用較大的磁場,使人體內原本隨意排序的水分子磁場的磁力線方向統一,再突然把磁場的作用去掉,身體內所有水分子磁場的磁力線方向又恢復到之前任意排序的狀態。簡單說,就像把雞蛋用力搖一搖,使里面的蛋清隨搖動的方向振動起來,再突然停止搖動,感受雞蛋里面的振動情況。所以磁共振也大家戲稱為“搖搖看檢查”。其與X線、CT最大的不同在于沒有輻射、而且可以在三維空間任意平面成像,從不同角度細微觀察病變。主要用于軟組織疾病。但其檢查費用貴、檢查時間長,禁忌癥多(比如體內有非鈦合金金屬患者無法進行檢查),需要患者配合度高。
總之,三者在臨床中相互補充,不可相互替代。也不是價格越貴就更好,就診時要遵從醫生的檢查要求、以便盡早、準確的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