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科普知識
什么是心理治療
是以幫助他人為目的,一種專業性人際交互過程。在治療的過程中,通過語言,或者是非語言的方式,來幫助和影響求助者,幫助其引起心理和軀體的積極變化,達到最終治療心理疾病的目的。
在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師要通過言語、表情、行為動作,和一些特定的場景,來幫助來訪者進行在認知、情感、意志、感知覺,或者是意志活動等方面的變化。以解決工作、家庭、社交、健康等方面的問題,更好的適應各個環境變化,保持心理、生理健康。
心理治療的形式
(一)個別心理治療
這是治療師與來訪者個別進行談話形式進行的心理治療。治療師與來訪者交談的目的在于治療師了解疾病發生的過程與特點,幫助來訪者掌握自己疾病的情況,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消除緊張不安的情緒,接受治療師提出的治療措施,并與治療師員合作,與疾病作斗爭。個別心理治療是一種普遍應用的心理治療方式。
(二)集體心理治療
這是治療師把有同類問題的來訪者組織起來進行心理治療。一般把來訪者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由數個或十幾個來訪者組成。集體心理治療的主要方法是講課、活動與討論。治療師根據病人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因素及觀點,使來訪者了解問題的發生發展的規律,消除顧慮,建立信心。組織組員進行活動,之后大家分組討論。討論時要力求生動活潑,鼓舞來訪者進行分析和自我分析。治療師可邀請治療效果較好的來訪者作治療的經驗介紹,通過現身說法,起到示范作用。
(三)家庭心理治療
治療師根據來訪者與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采取家庭會談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心理氣氛與家庭成員之間的心理相容,家庭成員共同努力使得來訪者適應家庭生活。在家庭心理治療時,必要的家庭成員都要參加。
心理治療的適應癥及干預的特點
適應癥:神經癥,人格障礙,行為障礙,心身疾病,性心理異常,處在緩解期的某些精神障礙。
干預的特點:強調人格的改造,問題行為的矯正,重視癥狀的消除。